隨著星巴克像細菌分裂一般的擴張, 喝咖啡的人口也隨之普及
坐在星巴克喝咖啡就像站在誠品看書一樣, 人都莫名的自以為高級起來
花栗鼠也是這種速食咖啡的擁戴者, 卻不是因為那自以為的格調
而是在陌生的城市, 看到星巴克就像看到麥當勞一樣,
至少菜單上的名稱有種親切的熟悉, 也不會點些莫名其妙的東西

從留學生涯展開, 沒日沒夜的作業報告考試, 不經意養成花栗鼠的咖啡癮
眼睛從第一口咖啡入喉後才真正的張開, 腦子才開始運轉,
咖啡等於一天元氣的開始
慢慢的, 家中從一開始的美式咖啡機, 換成了義式濃縮和美式兩用外加奶泡蒸氣嘴
之後又採買了磨豆機, 工具愈見齊全,
一切的一切, 只為了隨時可滿足無所不在的咖啡癮
暑假回台灣, 遇到了留英的同學, 也是從出國後染上了酗咖啡的習慣
不同於花栗鼠的速食作風, 同學使用的是虹吸式煮法, 講究溫度跟時間的拿捏
(果真是留英跟留美的不同嗎???)
在親戚家又有幸品嘗到一磅數千元的咖啡豆,
關於咖啡的沖泡法和咖啡豆的種類與烘培法著實好奇起來

咖啡豆主要的產地有幾處, 常見的有巴西, 哥倫比亞, 印尼, 衣索比亞, 肯亞, 夏威夷等
其中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家, 而哥倫比亞則在商業咖啡中層次較高,
而台灣人較為習慣的印尼咖啡, 除了口感醇厚外, 還帶有特殊的藥草味
好的咖啡豆需外表完整有光澤, 大小顏色一致, 烘培過後散著油亮的光彩
口感清脆, 內部顏色也需新鮮, 顏色統一
咖啡豆的保存也很重要, 主要影響豆質的因素有三:溼度 溫度 日照
花栗鼠多半將買來的咖啡豆密封過後放入冷凍庫冷藏, 待欲飲用前再行研磨

不同的咖啡豆, 當然擁有不同的口感, 像紅酒一樣,
有些偏重苦澀, 有些著重香醇, 也有偏好帶著微酸的滋味
不過, 決定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有二, 一是豆子的烘培, 二是沖泡的方法
烘培度由輕到重可分為Light / Cinnamon / Medial / High / City / Full city / French / Italian
花栗鼠喜歡中度至深度烘培的咖啡豆, 外觀是巧克力色, 香醇, 酸味苦味適中
而Full city 烘培法最適宜沖泡冰咖啡, 此種烘培強調苦味, 酸味消失, 冰涼飲用風味絕佳
一般說來, 輕度烘培的咖啡具有較重的酸味,
而隨著烘培度增加, 酸味消失, 逐漸被苦味取代, 甚至是焦味,
不過有些人則為炭燒咖啡的焦味而著迷, 這也是各有所好了

而咖啡的沖泡法也是大有學問 (這裡當然不包括即溶咖啡)
最常見的美式咖啡機, 最常用於沖煮綜合豆, 沖出來的咖啡味道較淡, 香味不足
所以多半的老美可以一天來個數杯, 而不會咖啡因中毒
對花栗鼠來說, 美式咖啡跟開水沒什麼兩樣
第二種就是現在正夯的義式咖啡機, 沖泡速度快, 適合商用場所
基本原理是利用蒸氣壓力, 將咖啡瞬間加壓沖泡出來
口味接近, 香味較美式咖啡濃厚, 另外用機器打的奶泡顆粒略粗, 好處是品質容易控制
第三種:摩卡壺, 操作簡單不費時, 味道較濃可惜香味不足
第四種: 虹吸式, 沖泡出來的咖啡口感香濃滑順細膩, 缺點是較耗時
而且極靠經驗才可煮出好咖啡, 一不留神, 再好的咖啡豆都會變得難以入口
第五種: 土耳其咖啡 (Cincinnati 不想回憶之遇人不淑咖啡)
基本上特別濃稠, 可是道地喝法需和著咖啡粉一起入口,
第六種: 比利時皇家咖啡 -- 高檔貨, 搞不清楚怎麼用, 不過原理似乎跟虹吸式差不多
最後一種: 冰滴壺, 沖泡冰咖啡用的, 在永和永安市場站附近一家咖啡館見過此種做法

平常的日子, 在有著Wireless的咖啡店中趕報告, 就著一杯咖啡, 有時湊和著蛋糕
聽著店裡咖啡機忙碌的轟轟響, 腦袋也在飛快的思考作業的內容
離開的時候染著整身的咖啡香, 甚至呼吸中都還殘留著店裡的味道
而週末, 花栗鼠喜歡家中瀰漫著咖啡的氣味, 拉開窗簾灑著滿室陽光,
開著電視或是電腦有一搭沒一搭的看著,
又或許無所是事的躺在地毯上曬太陽, 看著天空發呆
這些單調規律的日子, 咖啡是生活中最佳配角

咖啡, 必要的存在
讓花栗鼠忍不住深呼吸的美好滋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白熊的音樂操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